Category Archives: 思考评论

一些社会问题和其他问题的思考和关于不知道什么东西的评论

计划生育以及其他

在看电影的时候写博客,在洗澡的时候想事情,这也算我这段时间以来养成的好习惯了。 计划生育的问题,是昨天考试的时候路上突然想到的,在新浪微博上关注了一些不同意见者,理论上我也算是温和自由派,和这些人算是有共鸣的,很多时候也确实如此,虽然很多时候他们自由主义的看法我之前很难想到,不过看到之后印象深刻。当然微博上短短的几个字,多数只有观点缺乏论证,而实际上,他们的论证我也偶然查看过,怎么说,并不算清楚明白,也绝非他们微博上那样,论证就压倒性的战胜了相应的论敌。 不过很多时候我也只是要一个开启思路的论点而已,相应的论证很多时候也是自己在脑补。自己从来也就是这样一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知道点皮毛,囫囵吐枣,牵强附会一下,能说服自己就已经ok,如果还能说服别人,那就算赚到了。 好吧,再把话题扯回来,好像我每次写博客都会有这样的毛病。这些不同意见的人,主要就是网易的编辑猪蹄蹄,还有铅笔社的李子旸,他们对计划生育似乎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感,经常转发一些批评计划生育的材料。 当然,我对计划生育也是毫无好感,这种强制人只能生一个的政策,绝对是对人权的极端侵犯。就如同我对市场经济就应该让市场自主调节一样,生几个孩子本来就应该是家庭选择的权利,这也应该是基本人权之一。毕竟一个人选择生几个小孩,对于其他人来说,怎么也不算直接侵犯别人的权利的。 当然你可以说,人多了,消耗了很多的社会资源什么的,对社会群体有损害,这是另一码事,当然可以继续讨论研究,什么时候这种对于不确定的公共群体的损害,需要利用相应的法规政策限制个人自由的时候。 话题再次扯回来,因为我在这里主要并不像对计划生育表示评价,我想评价的是这些人对计划生育的评价。他们转发了很多文章,我记忆中的就有所谓中国深圳地区小工厂里面已经很难找到工人,还有说中国经济发展因为年轻劳动力的缺乏,将会停滞,还有什么中国现在人口只有7.1亿之类的荒谬观点,不值一哂。 我也认为计划生育是恶政,但是计划生育之恶,似乎更应该从它对人权的侵犯来批驳。这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更多的人口来批驳计划生育的观点,和以前那种,因为社会发展需要,所有我们要控制人口的论调有什么不同呢。 计划生育这项政策,在中国推行早期,确实造成很多悲剧。我小时候亲眼见过一家因为多生了一个小孩,但是没有钱交罚款,被扒掉了一栋房子。这是国家机器对个人权利的强烈侵犯,刑法中似乎也没有未经同意可以强制拆屋的条款。 但是后来,对生育控制的本身,更多的是自主的选择。《理性乐观派》对计划生育有着相当多的论述,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倾向于生更少的孩子。因为养小孩本身需要很多的时间投入,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时间的价值越来越大,越来越舍不得投入了。 从社会经济福利角度声讨计划生育,被谈论最多的,自然是养老问题,越来越少的劳动力人口需要赡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虽然我认为不应该直接用社会公用角度来解释人口政策,但是就他目前这一点来说,也是没有很强的说服力的。我们社会进步本来就是用越来越少的工作人口,养活更多的人,这也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应有之义。 其他的论点和论据实在记不得很多,就不一一指出并写出自己的看法了。 ——the end.

Posted in 思考评论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关于网络小说的一点想法

之前看一本很一般的网络小说,完了前两天发微博,说了点网络小说的事情,但限于篇幅,一些其他论证无法写出,自己不是费马,没忍住,还是愿意多写一点。 网络小说本来就是一种廉价的娱乐,我觉得和玩游戏没什么多大的区别。不过我觉得小说本身出现,也就是一种娱乐的载体,想要在小说中找存在的意义,多有些苛求。作者自然可以在文章中铺陈哲思,不过这并不是小说必备要素吧。 冯唐说,小说水平有条金线,一般人达不到,那是文化人自己的高要求,起点上的写手估计大多不会用这个要求来框住自己的。为稻粱谋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商量。 但看看现在的游戏市场,或者电影市场,是多大的市场容量,在看看盛大文学过的那样子,似乎前几年还一直靠着游戏部门在输血。不太清楚17K,纵横网他们的营收怎么样,不过我到是一直不觉得他们过得很好。 巨大的市场潜力,总不会只有我这样的挫B能看出来。但是还是要用那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说没有其实到也过了,至少这些网站目前都还活下去了,目前也没啥要关站的迹象。我只是想感慨一下,这巨大的潜在市场,却只有这么少的收益。 起点上的小说,盗版读者的数量,起码是起点网上的正版读者的数的五十倍,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主观感受,起点网肯定有更详尽的数据。那么多盗版读者,怎么就这么无耻,没有版权意识呢。雷总用时代大环境解释,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但还就这么做了,看完小说还去谴责一下自己,璋显自己的道德水平。 我却愿意更具体一点说这个事情,毕竟从高中开始看这种垃圾小说,被垃圾毒害了快十年了,至少有了点感性认识。我自认为到不是不愿为文字付费的人,因为喜欢作者的博课就买了他的书,并且一点没看,这事也干过。但是起点我就还没花过钱。原因呢,最主要一点是我不愿意为读这些快餐文字付钱。 起点上的小说,动辄三四百万字,故事冗长拖沓,这也是写手们主动适应起点自己的规则的产物。这种连载,破坏的阅读的爽快感。而一次性付费阅读,这样一本小说,基本上价格都要二百多了,真不算低,当然是相对国内书价而言。 本来还有些想法要写,现在头有点晕,写不出来了,到此打住,可能日后还有续篇

Posted in 思考评论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

中国政治改革的走向预测——基于社会阶层的视角(3)

本来打算多分析几个阶层的,不过写到这里,一来已经丧失了冲动,二来越写觉得自己分析的越肤浅,好在作为选修课论文,这字数也够了,于是这个就算是完结篇了。不过作为论文,会改个名字,就叫聚焦农村吧 二、农村青年人的政治诉求分析 本文定义的农村青年是指78年改革后出生的这一代,他们现在大多二三十岁,正是热血沸腾的年纪。他们出生在了变革的时代,作为青年人,适应能力强,理解能力强,这使得他们主动迎接了这个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浪潮,他们积极参与城市化大潮,背井离乡,作为人口红利的直接体现,他们使这个国家赢得了“制造工厂”的称号。 这一代人普遍接受了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教育过程中政治导向非常明确,但大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有了基本识字能力之后,他们对于信息的获取远远不可能局限于官方的教材和宣传。互联网改变了整个世界,但是对于中国农村来说,也只有这一代,才开始接触和利用互联网,而互联网信息的庞杂,使得这一代人信息获取的方式相较于前辈,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对于这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解非常的早熟,也没有前面两代人对于姓资姓社的困惑。因为这个国家的福利制度和水平,远比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更加资本主义。宣传和实际生活中的差距如此的巨大,反而加深了他们对宣传机器和体制的不信任。 虽然农村这一代出生的背景是相似的,但是城市化的推进,制造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这一代面临着多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经历,已经对社会理解的差异,对于这个社会变革的期望和诉求也有着自然的差异。 农村青年中,首先是留在农村,和父辈一起生活的。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其父辈仍然有着很好的体力,而人均耕地的减少,农业技术的进步,又使得农业生产所束缚的人口越来越少。因而即便是留在农村,青年人也很少从事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和民营私营企业留下了一些人,还有一部人在服务业中谋生。在农村生活的这一辈,父辈多已经为结婚而其筑造新房,而自己还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很小,经济压力不大。但他们又基本上都脱离了农业生产,远离了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后,和整个社会联系日趋紧密。物价的上涨,通货膨胀,以及汇率的变动对外向型企业发展的打击,都会切实影响他们的生活。经济压力小,使得他们颇有闲暇去关心社会,这是非常有活力的一代。他们从互联网上的美剧中了解民主,在阀体敏感词并屏蔽中寻找自由。他们重视自己的个人权利,而没有太强的集体归属感的诉求。他们在经济领域非常活跃,但在农村政治中缺席。这种缺席很难说是他们自己本身的莫不关系,更多的是对现有民主政治体系的不信任。而互联网带来沟通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一代人的集聚能力不可小觑,如果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现阶段农村政治面貌将有天翻地覆的变化。2011年的乌坎事件,一开始主要是经济诉求,基本上是中老年人在推动这件事的发展。但其后影响越来越大,被境内外媒体称为“中国基层民主的试验田,有了真正的民主选举”,这一转变,乌坎青年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受着城市文明和互联网的熏陶。与前辈相比,他们见识更为广阔,崇尚自由,追求公正,懂得不少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更敢于表达个人意见,在农村政治中的潜力非常巨大。农村青年和现有行政体系的博弈,将是中国政治改革大舞台上鲜亮的一笔。 由于土地不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农村地区所能吸纳的劳动人口非常有限,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但是他们再也不是其父辈那样,为了求学的孩子,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基本上是考老乡带老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闯荡,只要给钱,再苦再累,也会干下去。这些年轻人,选择工作的时候,更希望企业能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工资待遇,而不是企业施舍一个卖苦力的机会。对于进城打工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自小基本上没怎么受过苦,进城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主动进城,而非为外力强迫,这种情况下,他们较父辈有着强得多的议价能力,而新《劳动法》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能力。互联网的接入,手机的普及,二者的结合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信息渠道,以及以论坛,微博,IM工具为代表的新兴的沟通方式,也使得他们有着更强的聚集能力,和自媒体的传播功能,这也放大了他们对外的声音。有评论认为,计划生育导致新生劳动力锐减,缺乏劳动力将导致经济全面衰退,年轻一辈对工作的挑剔,使得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泰国越南转移的,使得中国丧失制造业的劳动力优势。但这一辈人可没有这种忧国情怀,他们的辛苦工作,是为了自己能更好生活,选择在哪里工作,这是用脚投票,去影响中国制造产业发展的推进之路。在政治诉求上,由于中国对流动人口管理尚未放开,他们几乎无法对其工作地方产生政治影响。但在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打工的过程中,他们接受到了管理体制更为先进,管理理念往往也更为民主。户籍制度,房价的压力,以及工作公共福利待遇的不公平,很多进城的农民工最终还是要返回向下,爱尔兰学者瑞雪·莫非认为,返乡的农民工改变了中国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城市化大潮尚未波及,政府土地财政尚未触及到的农村地区,有了进城返乡这种经历,他们对于自身权利的争取必定远超父辈,斗争策略也更加多元。 农村地区青年群体中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读书以及其他机遇,融入城市生活的群体。通过读书,从农村人变成城里人。在十几年前被称为“鲤鱼跃龙门”的这种行为,完成身份转变的他们,往往是一个村子的明星和榜样。但是随着大学的扩招,就业竞争的激烈,以及父辈积累的缺乏,相较于前面两种年轻人,实际上面对着更大的生活压力。走出去的农村大学生,基本上脱离了农村生活,虽然也没有忘记关注农村,但其发挥的政治影响力,和农村关系就不是很大了,在本文中就不予讨论。 行文至此,我也没有挖掘出行政改革走向趋势的线索,不过,倒是可以看见希望的,因此,我决定将论文题目改为 农村行政改革的希望在哪里——基于社会阶层的视角(2)

Posted in 思考评论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