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学术研究

指数成分股调整策略的研究

现在etf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而etf基金在指数成分股调整日,需要制定的操作,必然要买入调入的股票,卖出调出的股票,因此很多做主动策略的,就盯上了etf基金的这个操作,提前布局,希望吃到etf基金调整的这个收益。 但是这个策略目前也比较拥挤了,以上证50为例,追踪了从20240401开始两个指数的清单,整体如下: 新清单在0531之后,明显的跑赢旧清单,这一天也是中证指数公布成分股调整的日期,其实这次中证指数关于上证50指数成分股调整,和通常的预测不同,他没用选择江苏银行和华泰证券,选择了中国移动和中国核电,因此使得提前做成分股调整策略的人有点错手不及。但是复原提前调整的指数有点麻烦,这里不追究了,就看0531之后的表现: 容易发现新清单明显跑赢旧清单,但是跑赢的极值是在0613,新清单跑赢旧清单15个指数点,也就是62bps。而到14号收盘,新清单只跑赢旧清单10个指数点,也就是跑输了20bps,这就反应出来,提前做这个策略的人,在这一天兑现收益的力量,其实已经超过了etf基金对成分股调整的力量了。本来预期这一天新清单应该是更加明显的跑赢旧清单,实际上和预期的相反,提前一天兑现收益反而是正确的选择。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下300指数,因为300指数成分股更多,调入调出股票数量也多,这样实际上个股作为一个组合,整体冲击被抵消,反而不如50显著的,但是整体结论其实是一致的,整体上看,直到0607,新旧清单差异都很小 从0612开始,新清单跑赢旧清单,0613达到极值,6个指数点,也就是17bps,最后一天又跑输了2个指数点,整体新清单跑赢旧清单4个指数点。 整体上,这次的结论就是采用这个策略的资金,已经超过了etf基金自身的调仓规模了。

Posted in 学术研究 | Leave a comment

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1. 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从机制设计上,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香港交易所将优化相关交易及结算安排,让投资者可以互换同一个发行人发行的港币柜台及人民币柜台证券,该方案并非全新的交易结算机制。 为了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交易所在2012年已经推出了人民币计价证券,香港交易所为人民币计价证券设计了“人民币单币”和“双币双股”两种模式,其中“人民币单币”指仅以人民币单一币种发行证券(汇贤产业信托 87001.HK);“双币双股”指分别使用人民币与港币计价的股票在香港交易所分别挂牌和交易。“双币双股”模式下,截至2022年11月底,香港交易所股票1只(湾区发展-R(80737.HK))、债券83只、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基金40只等,但人民币计价证券的交易普遍不活跃。从交易结算机制上,现行的“双币双股”两种股票就是可以通过经纪商互相转换的,投资者可从其中一个柜台买入股票再从另一柜台卖出。 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下,上市公司无需增发股票,只需要港交所增设人民币柜台,允许境外投资者人民币挂买单,其后相应标的的港股持有者可以人民币挂出卖单,而香港结算公司会在两个柜台间进行标的证券的净额结算转换工作。 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下,投资人既可以选择用港币购买也可以用人民币购买这只股票,从而减少因为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两种货币的证券互相转换 (证券从一个柜台转换至另一个柜台,但不涉及拥有权转变),将有助确保套利效率,使两种货币证券在交易市场上的价格维持在合理差距。 2022年10月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提出了港股通南向交易股票以人民币计价的实施建议。按照我们理解,双柜台模式的推出,是为了推动目前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诸如腾讯、阿里、美团等互联网企业,挂牌人民币计价股票(此前库务局的方案需要上市公司增发人民币计价股票,采用双柜台模式,实际上不增发新股也能落地),再进一步的目标是把这些人民币计价的股票纳入港股通标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有助于境内投资者更为方便的参与港股交易,简化港股通模式下的换汇这一操作。 2. 双柜台庄家机制 目前人民币柜台流动性较低,同一证券的港币及人民币柜台间存在价差。通常情况下是人民币柜台相对于港币柜台有折价,虽然投资者可以在两个柜台之间转化,但由于人民币柜台流动性较差,这种先用港币换成人民币,再用人民币买入股票,最后转化成港币计价股票卖出,整个流程操作过程交易成本较高(仅两次交易的印花税成本就有0.26%),影响普通投资者参与人民币柜台的意愿,亦不利于推动人民币证券发行和交易。 设立双币股票市场庄家(即做市商)机制,通过现时流动性较低的人民币柜枱提供报价,便利投资者在所需价格进行买卖,给予投资者较佳价格效益。市场庄家亦可进行同一股票在双币柜台之间的套利交易,致使双币股票的价格长期趋向一致,将有助提升人民币股票交易机制的整体效率和质素,提升人民币股票的流动性。 庄家在两个柜台之间的套利同样面对着不小的操作成本,双柜台庄家机制一项新举措是豁免有关市场庄家交易的股票买卖印花税。此外庄家联同港交所主动接触上市公司,积极推广设立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也有可能直接从上市公司获得其他形式的对价。

Posted in 学术研究, 技术相关 | Leave a comment

中证1000股息点指数

中证1000股指期货昨天上市,当然期权也是同一天上市,我是连续测试了四个周末,加上上周和IT同事做了点策略的适应性改造,首日做市交易平稳,也没啥特别激动人心的地方。 这个产品上市的挺突然,此前预期都不高,市场呼声较高的是中证500期权,但是这次上了1000期货,交易所同时把1000期权也放出来,应该想的是趁着这个窗口期把期权推出了,否则如果只上期货,期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推出。 首日期货交易还是很活跃的,而且这个品种可以博弈的地方还很多,很多量化策略选股聚焦的就是这个板块,肯定是不缺乏做空的投资者的。而如果贴水显著,后期一些指数增强,或者雪球产品的策略进入这个市场就是题中之义,水到渠成。 只不过,中证1000股指期货出来,有没有新的异质玩家入场,这个我目前看不到,因此最后推导就是中证1000是过去的中证500,而且稍微看的仔细点,中证1000目前点位就是7000点,最远月合约贴水10%不到,和去年的中证500都很相似。 由于我没看到新的玩家,因此我觉得中证1000对中证500是替代效应,因此中证500贴水应该明显的小于中证1000,那么如果1000的长期贴水是中证500此前维护的水平,比如年化8%-10%,那么中证500贴水维持在5%-7%的水平是非常正常的。 而中证500今年以来,在1000期货要推出之前,就一直处于逐步减少的状态,我觉得这一方面反映的是雪球之类吃贴水的资金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也是量化资金alpha的能力没有之前那么明显,因此做空的力量也在削弱,当然这些都是观点和判断,之前也看到一些研究,比如指数下跌和贴水的关系。 部分观点认为,中证500和中证1000相关性很高,因此500和1000的贴水应该在同一个水平,否则就有人做多中证1000,做空中证500,这个也不无道理吧。 不过中证1000期货上市,但是中证1000指数没有股息点指数,有点不方面,但是它有全收益指数,因此利用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的关系,大致可以计算得到精度也很不错的股息点指数。目前大概1年65个点的水平,分布在4月到7月。

Posted in 学术研究 | Tagged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