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 店小二 on 论三座大山
- L on SVI模型拟合
- acnkid on 俄乌战争的回顾及其他
- acnkid on 外卖小哥的收入以及其他
- acnkid on 外卖小哥的收入以及其他
Archives
- February 2025
- January 2025
- December 2024
- June 2024
- April 2024
- January 2024
- October 2023
- September 2023
- August 2023
- June 2023
- May 2023
- February 2023
- January 2023
- October 2022
- September 2022
- July 2022
- June 2022
- May 2022
- April 2022
- March 2022
- Febr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October 2021
- September 2021
- August 2021
- June 2021
- May 2021
- April 2021
-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0
- September 2020
- August 2020
- May 2020
- April 2020
- May 2019
- March 2019
- February 2019
- January 2019
- September 2018
- July 2018
- May 2018
- April 2018
- December 2017
- November 2017
- August 2017
- July 2017
- May 2017
- April 2017
- March 2017
- February 2017
- January 2017
- December 2016
- September 2016
- August 2016
- July 2016
- June 2016
- March 2016
- January 2016
- October 2015
- July 2015
- May 2015
- November 2014
- August 2014
- July 2014
- March 2014
- February 2014
- October 2013
- September 2013
- August 2013
- July 2013
- June 2013
- May 2013
- March 2013
- January 2013
- December 2012
- September 2012
- August 2012
- July 2012
- June 2012
- May 2012
- April 2012
- March 2012
- February 2012
- January 2012
- December 2011
- November 2011
- October 2011
- September 2011
- August 2011
- July 2011
- June 2011
- May 2011
- April 2011
- March 2011
- February 2011
- January 2011
- December 2010
- November 2010
- October 2010
- September 2010
- August 2010
- June 2010
- May 2010
- October 2009
- July 2009
- May 2009
- March 2009
- February 2009
- January 2009
- November 2008
- October 2008
- September 2008
- August 2008
- July 2008
- June 2008
- April 2008
- November 2007
- April 2007
Categories
Meta
Author Archives: laofish
俄乌战争的回顾及其他
俄乌战争一周年了,前两天看了个马督工的年度回顾,我翻了下自己写的几条微博,发现基本是事实陈述,缺乏判断表达。 这条是战争开始的时候,2022年2月25号发的,当时我沉迷在寰宇全世界上看郭正亮对时局的分析,郭正亮他们言之凿凿觉得战争不会发生,最后被打脸了。不过当时全世界也没几个人觉得俄罗斯会这么干,因为风险收益完全不可比。现在普京的理由还是北约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不知道俄罗斯本地人是怎么接受这个观点的,但中国人实际上很难理解,你看中国旁边就的日本和韩国,都有美军基地,韩国部署了萨德系统,虽然网络上也吵了一阵子,但实际上普通百姓并不算很感冒。实际上,如果他说乌克兰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这个中国绝大部分老百姓是能理解为啥要去打的。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在新闻上看到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判断错了,包括郭正亮,这会想来,是因为专家们的思考框架都是在最近30年形成的,现在整个世界逻辑框架变了,用过去思考方式判断未来,判断错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现在看普京有这个动作,实际上理由很简单,因为普京觉得乌克兰不堪一击,能很快取胜,然后像当年夺取克里米亚一样,夺取顿巴斯这几个地方,反正被美国制裁惯了,也不差这一下。站在这个时间点上看,由于俄乌战争拖到现在,普京毫无疑问失算大了,这次的制裁也比上次要严重多了,其社会内部的矛盾如何不好判断,但是举个例子,原来我youtube买的是俄罗斯的会员,现在不可以了,其方方面面的影响要在后面很长的时间才会逐步体现。 信息的传播深刻影响着政治走向,比如民选政府候选人中,面相好的肯定有优势。泽连斯基在《人民公仆》里面大大讽刺了一把乌克兰政治,自己上台之后,我觉得他就是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总统来履行自己的施政纲领的,而且他塑造的也正式老百姓想要的总统的样子,那据里面乌克兰一个政治核心议题就是加入欧盟还是北约来着。但是受欢迎的政治家不等于有能力的政治家,受欢迎的政治家往往是不会妥协的,因为妥协基本上就得罪了两派人。 泽连斯基坚持不肯离开乌克兰,而且坚持抵抗到底,这妥妥就是电视剧里面的正面形象。施政能力不好评价,但绝大部分人嘲笑他则是没有道理的,他就是一个没有政治经验普通人能当总统最好的样子了,因为绝大部分人的施政水平也就和他半斤半两。 泽连斯基这把真是赢大了,此时,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俄罗斯是否是打赢了地面的战争,泽连斯基或者乌克兰都会在欧盟或者北约这里拿到长期的好处。这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范了。之前觉得他很多操作是演员的直觉,现在想舆论洪流下的现代战争,他的操作实在是大师级的教科书了。 对于泽连斯基,我很早就看过他人民公仆系列的讽刺喜剧,实际上我不认为他对于政治博弈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但是毫无疑问,这个人是个具有现代思想的人,他知道年轻人在想什么。实际上一年下来,他就做了两件事情,表演抵抗,四处求援。由于俄乌战争这个大背景,大矛盾,使得乌克兰政府不需要处理更琐屑的政治问题,而他在这两个事情上处理的意外的好,几乎成了整个西方的英雄。他不需要妥协,实际上也不需要谈判。 乌克兰这种在西方媒体上的舆论宣传的完胜,对台湾来讲,无意具有非常正面的意义,纵使大陆内部意见非常一致要统一台湾,但是美欧可能在民间舆论的洪流下,不再基于传统利益,而是基于情绪考量,不得不对台湾给予各种武力军备支持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对中国的影响就是,统一台湾更加困难了,因为乌克兰抵抗了这么久,这么好的例子在这边,只要你坚持,全世界都在帮你。相信中国人对乌克兰是没有恶感的,但是很多中国人心理上偏向俄罗斯,原因很简单,我们都有共同的敌人美国。世界虽然大,但是中国GDP占世界份额的增加,是以整个西方世界的减少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中国就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敌人,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和平崛起最多就是不打仗,但十一我在希腊街头看到的游客,感觉到1/3是中国人,这对一直生活优渥的西方人来说,是没办法不产生恶感的。什么时候恶感能消失,只有实力提升到西方世界难以影响的地步才行,也就是说,除非你自己的发展能够不受制于人,才能让别人对你心服口服,在这之前,中国和西方世界的脱钩,或者说与美国的脱钩,这个趋势再明确不过了。
管理越精细,矛盾就越多
好几个月也没写什么东西,今天翻开了去年11月的存档,没写完,被打断了。现在健康码退场了,内容有些过时了。 ----------------------------------------------------------------------------------------------------------- 增长型的社会,每个人处于帕累托的改进当中,即使在某些地方有不满,但是在其他地方可以找补回来,因此社会矛盾不激烈。现在整个社会的的增长放缓了,原因多方面,内外部都有,但是放缓本身是确定的,就导致社会矛盾突出了,但是矛盾突出,几个问题就容易放在一起,导致问题复杂化,很多事情看不到全貌。 我的观察,第一个问题是政府管理的精细化的成本极低,也就是政策可以真正触底一个具体的人,比如赋红码,这个问题在初期不明显,但是今年河南的村镇银行的事件,把这个问题揭开了盖子,政府可以在数据库里面找到这个人,然后打上红码,这个人就寸步难行,这种管控能力是非常可怕的,也是政府此前从不具有的手段。此前政府要对一个具体的人实行限制,需要警察或其他什么人,主动去抓,抓了之后放到句子里面还要管,实际上的施政成本是很高的,因此这种手段主要起的是恫吓作用,而现在,赋红码的操作人和对象完全不需要面对面,其行为对被赋红码者的伤害,他就算不是毫无感知,也缺乏具体认识。 早些年,舆论讨论过西方社会的信用分制度,就是如果某人做了行为不当的事情,比如做火车逃跑,就会影响其信用分,然后不能拿房贷之类,具体事情真假不论,但是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可以用来管理一些法律管不到的精细的个体行为,我们国家后面也跟着搞了个诚信档案啥的,可是现在看,现在的健康码比信用分厉害多了,只要疫情还在,健康码是不可能下场的,而疫情是不可能不在的,健康码的其他用法出现是必然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舆论管控,现在社会矛盾很多,但是几乎在境内各种媒体上,甚至不是媒体,各种平台,比如视频平台,对于引进什么电视。
漫长的季节和红色赌盘
五一长假没有怎么出门,在家看了点东西,看完有点感触的是标题里面的两部。 说来其实也巧,这两部里面的核心叙事,时间上有重叠。红色赌盘主要内容在2000-2012年,也就是胡温时代的事情,但前面也描述了90年代的事情。蛮长的季节主要就是97-98年之间的事情吧。 在看红色赌盘的时候,很容易有种感觉,90年代后期,中国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你唯一需要的就是加满杠杆去干,买任何能买的资产,然后坐在资产飞速升值的火箭上。但实际上那个时候,所谓加杠杆就是借钱了,但是能让银行借到钱,那必然是要有各种关系和资源的交换的。90年代后期,商业银行接近技术性破产,这些贷款能收回多少可窥一斑。 而蛮长的季节中,90年代末期的东北工人的下岗,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对比一看,上层政商在瓜分各种资源,而下层老百姓在艰难求生。由于出生在农村,而且是江苏农村,实际上对于国企下岗潮感受不深。 下岗潮发生在2000年前,那会我记忆中就是我爸非常羡慕工人,他口中的工人实际上具象一点,就是梅山钢铁厂的工人,每周有休息日,然后退休有退休工资,还有城市户口。实际上这些吸引我爸的点,现在已经没法吸引农村的年轻人和中年人了,这也算社会更平等了点。 2000前后,房地产行业兴盛,我把作为一名泥瓦工,应该说挣了点力气钱,他的工友喊他去投资,他却又胆小怕输,措施了小富一把的机会。后面他的口径是,我学习太好,要给我攒上大学的学费,因此不敢把家里面的存款拿出来去冒险。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实情吧,但也不尽然。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盖了楼房,那会是村里面的头几个,我爸应该还算挺风光的。可能最为拮据的时候,应该是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可能那会我妈把钱借给了什么亲戚要不回来,家庭关系紧张,导致我感受到了拮据,他并不一定有啥特别的感觉。 2000年之后,我就上初中了,整体而言,家里面的经纪条件还是往上走的,但是也没攒下多少钱,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他们挣剩下来的应该都被我花掉了,虽然我觉得自己也没怎么乱花,但是他们那会一年估计也就能剩下个2万多,我怎么一年也要花掉一两万。 研究生阶段我就没怎么花他的钱了,现在我一年挣的钱比他一辈子还要多,给他花他也没机会了。如果他还在的话,现在肯定得意的天天都要干嘛,也或者他还在拼命打工给我挣买房子的钱,但我虽然会坚持不要他干,但估计也劝不动,随他去了,只能每年带他们出去玩玩,乱花钱。 扯远了,红色赌盘里面,对于官商的描述,主要也就是太子党怎么利用关系拿到资源,我们听说过,被确认了。而漫长的季节里面,在剧情下面的,是经济下行,就业无着之后,社会秩序的败坏,对人的一辈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