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laofish

近期观察

曾经一度,我暗中觉得这个世界的发展的加速度是越来越慢了,甚至和周围人说增长的极限,这罗马俱乐部三四十年前的问题。在办公室还在和同事讨论,最近这50年,技术和基础科学到底有没有增长。当然,我内心怀疑增长来到了一个极限,但是还是一个理性乐观派,我认为应用科学的进步,当然也是进步。 不过也确实觉得世界越来越有点静止了。实际上13年到15年,这本来是证券市场波澜壮阔的3年,只是我刚刚工作,手上没啥本金,只是在海边观潮,却没有深入水中逐浪。当然,各种故事体味了不少,对于一些年长者的经验,去掉了很多的光晕效应。在16年之后,自己几乎没有学习过新东西,可能主要原因也是自己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对手头上的工作愈发熟悉,缺少新的认知和技能的刺激,而周遭听闻的都是互联网暴富的故事,对自己的静止感到焦虑。 可能这里逻辑有点奇怪,为何没有了增长反而愈发焦虑,其实用最近特火的一个词,内卷,就很容易解释了。因为不在增长,剩下来的就是大家互相撕逼,去分配上下功夫。而我这种性格,几乎就没有真正的去和上司搞好过人际关系的,对于这种环境的到来,内心里有些恐惧。 当然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20年以后,对这个世界认知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趋于静止的观点完全不复存在。现在看到行业内有些人讨论几个观点,甚至觉得,怎么说呢,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也不能说人说的不对,但是对了又怎样了,就是空泛的正确,既不能指导眼下决策,也不是对趋势的长期观察。 比如几个,抱团股的正反馈总会破灭的,股市没有永动机//股市没有永动机,但是不说明问题,股价不能涨到天上去。到什么时候停止呢,总有个预判的概率。 其实最近看到的,对于未来的判断,我最认同的反而是推特上看到的一个大V的一段话: 美国现在这样封杀川粉是不行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主党cosplay共产党,只是东施效颦。无论洗脑还是封号,都无法扼杀底层民众对于日益下降生活质量的不满情绪。中国的洗脑和审核从来没有压制住公知和反贼的阴阳怪气,是靠每年几千亿维稳经费才勉力维持。美国既没有这么多钱,更没有这么多的人力。 拜登上台,中国已经赢了,拜登镇压川粉,中国会赢两次。对于政府的不满和新冠病毒一样,可以靠接触传播。中国有能力把十几亿人按在家里两个月不出门,而美国最终结果只能一败涂地。 经此一役,只要心智年龄超过30的人都会明白,中国取代美国已经不可阻挡,只是时间问题。对于我这种从小就想尽办法接受美国文化教育的中年人,看到美国用打脸的方式熄灭自由民主的灯塔,回望前半生,一阵幻灭。 身处国内,其他不说,08年以来,整个社会舆论风气就已经出现了质变,20年以来,完成了最后的加速转化。只是民心可用,但我们肯定是被用的那个。于个体而言,最好还是能沾点光,不要被裹挟折腾太惨就好。

Posted in 思考评论 | Tagged , | Leave a comment

社区团购和其他

前几天,在网上一个微博上面留了言,说社区团购用补贴抢占市场,形似倾销,涉嫌垄断,就是不正当竞争,然后就被一个SB不依不饶的追着怼,当然我也没客气的骂回去了。 现在网上舆论的门槛太低,导致了互相对话的人往往不在一个层级上,现实生活中,我们是避免交流的,在网上只要是公开发表意见,这就避免不了有人怼上你。 本来想评论一下反垄断的,但是玩了会2077,思路被打断了,就这样吧

Posted in 思考评论 | Tagged , | 2 Comments

点评裘慧明谈国内量化的市场的演讲

点评:这周看到一个裘慧明的演讲材料,关于国内量化这一块,讲的非常好。裘总刚回国的时候听过他的一些私下的分享,就觉得是一个很愿意发表观点的人,在一些群里,发言也不怕得罪人。不过这两年规模大了,发言也少了,或者说,我能混进去的群,大佬们已经不玩了,玩更高端的去了。不过能从这个演讲里面学到不少东西,起码扯淡的时候可以用。 国内市场对量化存在诸多误区 今天我主要讲一下量化投资。 我在海外量化做了十一、二年,回到国内又做了6年,相对来讲,国内跟海外的量化有很大的不同。现在很多国内的投资者对量化在理解上有一定误区,所以我觉得值花一些时间来讲一下量化是怎么回事,以及在中国的A股市场,量化为什么能在规模大的情况下,还能做出一个比较好(超额)的收益。 还有比如量化的稳定性。怎么理解稳定性,实际上量化策略的稳定性不等于净值的稳定性,而是超额的稳定性,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超额的稳定性就是说,我比市场跑的好的这部分是稳定的。我一直在强调超额收益,超额收益不等于收益,(但是)在长期过程中,超额收益会转化成客户拿到手的收益。 2015年之前,市场上大部分都是对冲性的产品,所以很多投资者就把量化产品等于类固收的产品,实际上这也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现在不管是海外还是国内,特别是由于中国的监管环境,量化慢慢会变成以量化多头产品为主的格局,海外也是这样的。 在中国跑赢市场相对容易 现在是量化非常好的时机 我在海外做了很多年,从2001年到2005年主要做高频,那时候年化收益超过500%,但这个意义不是很大,因为管理容量非常有限。刚才主持人也提了,我们有500万美元,一年就挣了2亿5000万,但是你给我1亿,我也只能挣2亿5000万。 2005年到2012年,我主要做统计套利,套利也是我们现在在国内的主要策略,等会我会提到统计套利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2005年到2012年,我的年化收益大概税前在32%左右。美国市场其实是很有效的,那这32%怎么做出来?实际上加了杠杆。实际上从跑赢市场来讲,(年化收益)也就7个点左右,但是,在美国跑赢市场7个点已经属于非常优秀的了。 现在整个市场,客户能买到的资产,不要跟我讲文艺复兴的策略有多牛,你要知道它最好的策略你是买不到的,今年能买到的实际上还是亏钱的。我们讲的是,能给客户带来收益的这部分策略,现在美国大概一年能给客户带来一个点,就是说,只比市场一年好一个点。 所以为什么说在中国现在是量化非常好的时机?从2015年到现在,指数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过去的5年半,我们给客户带来了不错的年化收益,因为在中国跑赢市场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拿过去20年数据看,在中国,不管是公募还是主观的私募,包括过去五六年的量化私募,都给客户创造了不错的收益,我后面会有更多的数据来支持这个观点。 点评:国内市场的公募基金整体上是有超额收益的,私募更高,主要是私募可以投资的范围更广,比如最直接的,私募可以投股指期货,最简单的买入中证500股指期货,就有12%以上的年化超额收益、 每天比市场好一点点 累积起来收益就很可观 然后我先讲一下量化是怎么回事。 我们相信这一点,市场一定有规律的。中国市场散户数量以及交易特别多,交易者越多越容易统计规律,越是集体行为越有规律。量化投资就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据统计模型进行预测和风控,并且用计算机技术去实现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 我们每天收集到的数据至少有几十G,数据量非常大,从9:25开盘竞价开始,很多交易笔数,9:30每三秒会公布一个盘口,在三秒之间还有各种各样的交易,一天交易量7000亿,背后存在大量的数据,这还只是交易数据,还有基本面的数据等等。 我们将这些数据都收集起来,建一个数学模型,把规律总结出来,知道哪些股票大概率会跑赢,然后不停的换,每天累积下一定的超额,比市场好一点点。 假如每天比市场只好0.5%,就是市场涨1个点的时候你涨1.5%,大家觉得好像不多,但是,如果你每天比市场好0.5%,1年下来,就比市场好120%,这是非常难的事情,我觉得现在谁都做不到,一年能比市场好120%。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不要看每天赚的超额并不是很多,但是每天累积,复利起来就很可怕。 所以,量化就是用大数据的概念去预测市场,虽然胜率并不高,每笔交易我们的胜率可能也就55~60%,但是,每天你可以做非常多的交易,哪怕每笔赚的并不多,但是累积起来的利润就很可观。 主观投资vs 量化投资 本质还是赚市场无效性的钱 我讲一下主观投资和量化投资的主要区别。 一个是方法论。 量化投资主要是依靠数据和模型,它的优势不在基本面选股,而是在价量上的投资,跟大家比较熟悉的、传统的成长股投资、价值股投资,还有比如“与伟大企业一起成长”赚的钱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观投资则主要是基于对公司基本面更深刻的了解。 但是,不管是你做主观投资还是量化选股,本质上,赚的就是市场无效性的钱。 因为如果市场非常有效,成长性好的股票一定会得到高估值,比如说直接就是80倍的PE,那你要比市场的平均水平高才能挣到盈利。所以并不是说一个企业好,你买它就一定能盈利,好公司还要有好的价格,否则你就牺牲了很多的时间成本。 如果市场上每个人对公司的理解都很深刻,你也挣不到钱,(因为)股价会迅速到一个非常合理的位置,你也赚不到超额收益。 所以,赚到超额收益的核心还是你比别人水平高多少,本质上都是赚交易的钱,只是说周期不同,因为大家都是低买高卖,没有人是高买低卖的,那就亏钱了。 我们更偏赚短期交易的钱,比如10天左右或者5~10天;做价值投资、做成长股投资的,赚的是长期交易的钱。 随着规模扩大 量化投资的超额收益一定会降下来 第二个是收益来源。 我们平均持仓现在2000多只,非常分散,基本上是全市场品种覆盖;而主观投资(可能)集中在二、三十只票上面,所以(两种方法的)特点就很明显了。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考评论 | Tagged , |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