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分裂,话语权与治理

周五晚上看了两则新闻,不吐不快。

关于康乐县景古镇阿姑山村 5 人死亡刑事案件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

通告基本观点,1 夫妻自杀,2 整体脱贫,3 家庭经济水平尚可,3 政府花费近 8 万处理后事,4 地方政府行为尽职免责。

调查 | 甘肃母亲砍杀 4 子女事件疑云

上述通告再结合这条新闻一起看,对比中窥视地方政府和底层老百姓的分裂。什么北京折叠上海折叠,可以因为房子而苦恼,早就比绝大多数人幸运了。真正的弱势群体,都是被扼住了喉咙发不出声音的。文中似乎暗指其他村民欺负这个最老实的一家,或许是没错,不过欺负人的这些老百姓,过得也应该一样很辛苦。仓廪实而知礼节。证监会今天还发布了扶贫举措,希望他们的一片好心在层层收租之后,能漏出一点阳光下来。

 

新闻看下来,我就有了更多的思考。把人因穷逼死,这样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虽然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要出现的太多。但出现的多,不等于合理。这样的事情被晒在阳光下,让很多人震惊,本来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体现。

但是社会进步了,地方政府没有。地方政府的通告字里行间冷静客观,充分有效的把自己择出去。如果这是普通社会纠纷,比如拆迁纠纷,比如劳资纠纷,我会觉得处理得当。一般而言,纠纷时间之外的我们,很难搞清楚谁对谁错,双方可以各自声明立场,让外界评判,要求任何一方承认自己的不对都是违背人情伦常的。

不过对于这个事件我有更多的想法,因为我把他看成做为老实人被欺负的典型案例。这里的老实人,就是在这个社会中,话语权被剥夺的个体。

政府通报中,详细罗列了出事家庭的各项收入数据,学术研究中,都要通报数据来源,上述数据详细明确,似乎言之凿凿,那就更有必要告诉我们如何得到的数据了。我看就是采用了村民之前评贫困户的数据,但是这个评比明显这家被欺负了(后面记者调查,这家公认最穷)。最初网上传言,因为落选贫困帮扶自杀,如果还用这个数据证明落选程序没有问题,不就是导致因果。

但是这件事情让我想的更多,当前社会生态中,最底层的老百姓几乎是毫无话语权的,或许他们当中一部分也用上了微信,少部分年轻一点的也知道在网络社区评论发帖,但是这个整体真实的意见表达是缺失的。网易评论或者其他新闻评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自愤怒,看上去这是底层的声音,实际上不是。如果对政府当局能产生刻骨的愤怒,大概就已经脱离了社会底层,有更多的权利伸张了。而地方政府无论从任何角度,也是不希望其治下出现以死抗议的现象。

这里插一句,很多时候出现拆迁户和政府对峙,这时候在话语权利争夺中的背景是维稳体制的利益博弈,基本上不涉及生存权。拆迁户以死相逼,一般都是为了争取自身的经济权利。

本来想写更多,回到 25 平方的落脚地,心就冷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考评论.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