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百度空间改版

其实也是在谈谈博客的问题。自己的博客站点如果完全搭建好,能稳定的运行,没有其他的毛病,那么我谈博客的东西就应该不多了,就是因为还在不停的尝试挑选,面对不同的选择进行比较,才会有这么多想法。

其实我的地盘实在太多了,QQ空间,校内,嘀咕,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百度空间,新浪博客,搜狐博客,米胖,Facebook,twitter,独立博客等。这些空间,Qzone和校内在苟延残喘,不可能完全废弃,只是很少会在上面写东西了。将自己的内心扒拉开来,写点东西的时候,在自己的亲朋好友看来,有时候难免有些矫情。我以为,互联网上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因为面对的是不同的人群,很难是完全一致的。在Qzone和校内上的文章,写出来,主要就是给自己的同学朋友看的,多是感慨下人生而已。如果感慨太多,或许同学不会说什么,但对我自己而言,我是受不了的,我就将一个整体在校内上发表爱情宣言的高中同学解除了好友关系,就是因为她有事没事就在那翻来覆去的感慨。现在上这两个网站,也就是获取同学朋友的信息,状态,自己也偶尔更新条状态。

先说说校内,当然现在叫人人了。以前有人说抄袭Facebook最成功的是开心,我当时就不能同意,无论怎么看,也该是校内,从初始受众,网站风格,功能界面等等,校内都是跟在Facebook后面亦步亦趋,当然校内也添加了不少相当有中国特色的功能,赚钱嘛,我不管他就是了。其实校内倒也不是不能写东西的地方,我自己便对我校内上那留存的二三十篇小文不无自得,那基本上是自己对创作没有期许的时候写下的,现在一动笔,就自己会给自己加压,是不是糟蹋了这块地方,写的东西会不会让同学反感,有几个人会看,多少评论。所以如果不是有感而发,情绪激动,断断是不会开新文的。那里面的东西,是给同学看的,多多少少有点展示的自己是想给别人看到的自己,到不一定是自己看到的那个自己。

然后说说QQ空间,这个东西上手实在太方便,开始时因为用手机QQ的时候,没事就写点东西,我到现在还是以为,要是发表点随感的话,还是用手机最方便。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微博的未来在无线终端。自己在Qzone里面写的东西,最长的也不过两三百字,太长的文章,却又不适合用手机了,主要还是因为编辑的原因。手机输入比较累,写的时间稍长,拇指便会隐隐的不舒服。同样,屏幕显示的字数很少,也是导致长篇创作难以进行下去的原因之一。想自己有段时间,在Qzone上发表日志,因为输入栏不能自动分段,要自己手动插入html标记的痛苦,可能这点也是弃Qzone投奔校内的一点原因吧。如果说以前的Qzone还是偏博客的话,主要还是一个记录的功能,那么现在的Qzone完全是一个sns。Qzone的优势和劣势完全都在一点。Qzone和QQ完全绑定,自己的任何更新都会出现在所有好友的面板上,毫无疑问是相当方便的东西,我几乎每天就去看看好友的各种状态。其实Qzone和校内有相当大的重合度,但是也并不完全相同。校内上面的大学同学和一些同学的同学还是有一些的,而QQ号码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个人隐私,和手机号并没有太多的不同,所以加到QQ上的,只有极少是陌生人。当然那些刚刚接触QQ的总会加很多陌生人聊天,调戏打发时间,但到我这个年纪,QQ上的陌生人已经极少了,如果有也是玩的非常好的那种。那么他的优势在于整合了朋友的状态,那么劣势也就是在于,你的状态会被所以好友看到。

你发的一个状态,你的表姐表弟,姑姑大娘的都能看到,那天在家给你提一下,有点不自在是一定的,因为这种话原本不可能和他们说的,也没打算和他们说,但现在可能就推送到人家的面前。我在想以后的隐私设置可能要向这个方向走,给某一个分组都有一个详细的权限设置列表,对于他的权限看不到的东西,与他而言完全是不可见的,而且发表的每篇文章,状态,照片等都可以进行详细的隐私设置列表,这样才能解决Qzone的问题。

嘀咕和新浪微博都是我用的微博客,嘀咕基本上可以算是我第一个使用的微博。微博的方便之处就在于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状态或者想法,what are you doing这才是草根使用微博的根本。嘀咕一开始的宣传词就是即时,简单,碎碎念。在嘀咕上基本上就是我个人的碎碎念了,考研那段时间,手机关了GPRS,不能上网,看政治书看的有反感了,就发条短信更新一下,这应该也是twitter最初的使用模式吧。后来嘀咕要做交友,要做位置,这些都与我无关,我可能还会把它当做一个适合碎碎念的地方,因为这个上面基本上都是陌生人。但这上面你也有固定观众,你的行为一点一点就在这里塑造着自己的形象,于是慢慢的你也有了些比较熟的人,你的更新也有固定的模式,也就是说,你在这里也不再自由。限制是碎碎念的死敌,如果你可以无视自己的粉丝,毫无顾忌的说话,那只能说,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样,你请自便。

我们有时候需要一点碎碎念,但是碎碎念诗不适合给很多人看的,除非你是大明星。所以现在twitter 提的是what are you discovering and sharing。信息的传递表现的是媒介的本质,碎碎念很难被称为信息的,那些被称为噪声还差不多。比如新浪微博上有很多人加我,大家根本不认识,我一般会礼貌的回fo,但我跟随他们的信息基本上毫无意义,但这样的人还是相当多的,我在新浪微博里面自己设置了一个信息组,里面基本上是我主动fo的人,这些人基本上提供了整个新浪微博里面我感兴趣的80%的信息。新浪微博更重视的是自己的媒介属性,一个普通人,获得价值信息的能力毕竟有限,那么很多的转发就在所难免。有篇文章说转发就是媒介的体现,微博的成功就应该注重转发数。但与我而言,同一条信息的反复出现,我只能视之为干扰。而有价值的信息和陌生人普通的安静的碎碎念混在一起,难免有种嘈杂的感觉,自己在感慨了下今天要给小狗洗澡,然后发现下面一个更新就是某地山洪爆发,冲死多少人。这哪里还有碎碎念的感觉了。

卢梭说,整体看新闻的人以为全世界都是他家的后花园。碎碎念,或者记录自己的心境,灵光一闪,或者怨天尤人时,新闻的出现完全是扫兴。

至于腾讯微博,不肯能主打类sns的状态汇集了,QQ空间里面的说说完全能够满足需求,而且更方便。如果是想做一个人喁喁私语的那种微博,它和QQ号的绑定也堵死了这条道路。如果是想和新浪一样,主打媒介,好吧,他的一个优势在于,绑定了QQ客户端以后,查看起来非常方便,我之所以用QQ邮箱主要也就是客户端上那个邮箱图标能够非常方便的看到自己未读邮件数了吧。如果信息微博真的成了必须品,腾讯做这个,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至于我的搜狐博客,新浪博客,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查看。博客的价值便在于记录和分享。而记录的则需要的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使用托管博客服务的过程中,我总是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有时候你的文章怎么也发布出去,有时候你的文章会莫名其妙的消失。更多的是上面会出现你不想出现的广告,想调节自己博客的板式,古古怪怪的限制同样让人恼火。当然托管博客也有自己的优势,简单,易用。但对于一个有着些许极客心态的人来说,这些优势就完全不是优势了。

独立博客便是自己下面要玩的东西,自己在这个博客里面谈论的已经不少,就不在赘述,下面主要想说的是百度空间的改版。自己之所以会投靠百度空间,只是因为他给以通过修改css变得很简单,就和WordPress那样简单。我只是想找一个记录的地方,并不像要更多的交流。而且我在百度空间看到两个媒体人的博客,其中一个目前应该还在美国,主要关注的是高科技产品,我很奇怪的一点是,这样一个非常出色的博客,并没有想符合的点击率,也没有在cnbeta或者其他科技类博客提到这个博客。很默默无闻,但是我以为这样一个博客相当之优秀。或许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博客以后也可以写到这样的水平。在看中百度空间的简单之后,我将其页面修改成了一个WordPress博客的形式,但是百度上还是不停的有人加我,这个我并不关心,我丝毫没有再将百度作为一个sns的意思,一个人人网已经够了,而且sns最重要的无疑是熟人网络,而我们的百度空间的好友关心,熟人非常少,最多的可能算是对某一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当然熟人少和百度hi用的人太少也不无关心,这些产品之间的关系自成一个系统,相互之间的影响不容小觑。因为百度好友,很多事陌生人,就算熟悉往往也只是对某一话题有共同语言,我对他们的其他的状态好不关系,推送给我的完全可以视作垃圾,显然,作为一个sns,如果用户将其推送视为垃圾,我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存在的理由。百度的用户众多,但是用户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sns的强联系,在百度空间的好友关系存在的很少。而且百度空间里面好友关系比较混乱,有关注,有好友。此前豆瓣也是这样,但已经改版。

书归正传,对于百度空间的改版上面的问题,我都可以无视,这些和我的关系并不紧密,我只要不关心它推送的信息,与我而言,和一个简单的博客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这里顺便提一下我抛弃的米胖,但是觉得米胖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有点味道,但是后来,因为互联网管制的原因,它不提供匿名留言,对于一个博客来说,如果不能匿名留言,基本就没有写作的成就感,我不得已就放弃了那个地方。百度空间自然是可以匿名留言的,而且百度空间原来的管理空间功能里面,可以看到来访链接,搜索关键词,这些对我而言,可以知道别人是通过搜索什么访问我的博客,想要找什么信息,能够感觉到自己实现了一点价值,颇有点成就感。但是现在的改版,我没有找到他们在什么地方,实在是很遗憾,这样,如果不会逃离百度,那么也绝对不会那么热心的关注我页面的浏览情况了,也就是一个稳定的文章发布源,好通过rss弄到我的Facebook上面去而已。因为百度对自己空间貌似比较照顾,在这上面的文章,权重比较高,这样实现我想讨论的价值也比较容易吧。

这么多社交网络,精力无可避免的被耗散,其实我觉得自己有一个博客就完全足够,当然应该是一个单纯的,自由的博客,在上面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思考评论 and tagged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